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慎火停水”——中国最早的防火标语

消防先生
向公众传播消防知识,使人们远离火灾。
收藏


标语是一种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它既能能在情感打动人,又能在理智上启发人,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


我国古代就很注重防火标语的使用,“火烛小心”和“灶前清,水缸满”等标语已流传几百年,至今人们还耳熟能详。新中国建立以来,这种标语就更多了。


每年“119消防宣传日”的主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防火标语。它们在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追根溯源,我国最早的防火标语是陈抟提出的“慎火停水”。


陈抟生于公元871年,字图南,号扶摇子,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陈抟少年时好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悉无遗忘。


由于举进士不第,不在追求仕禄,到处旅游,以山水为乐。


陈抟身在山林,而心系庙堂,时时注视时局的变化。


他于太平兴国九年进京,在宫中住了好几个月。当时刚落成不久的乾元殿、文明殿同在一把火中烧毁,陈抟亲眼所见,火灾危害的严重性,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在云游生涯中也见过不少火灾给民间带来的疾苦,因此有了“慎火停水”的想法。


陈抟在世时,后周世宗和宋太宗都曾召见他进宫,问过治理国家大事,他从未发表意见。


但他临终时却把防火问题作为大事,转达给宋太宗。他把自己的观念精炼成四字真言:“慎火停水”。


“慎火”就是谨慎用火的意思;“停水”就是储水、积水的意思。它告诉人们既要谨慎用火,还要用缸、池等储水,在一旦发生火灾时可及时用水灭火。“慎火停水”把防火、灭火两层意思都包括了。


宋太宗听取了陈抟的建议,但他对“慎火停水”的真正的意义还不认识,以为只是“道家养生之言”或“意在国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荣王元俨宫中起火,东宫全部烧光,仅救火就死了1500余人。这场大火把二朝先帝几十年积累的宫中财物全部烧毁。


宋真宗真正认识到陈抟的“先鉴之验”。这时陈抟已去世26年了。


于是朝廷采纳了陈抟的意见,把“慎火停水”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政策来推进。


朝廷召令军官把“慎火停水”四个字写在军营所有的门上,广为宣传。直到南宋时,所有军营还在张贴这四个字。这是我国最早的防火宣传标语。后来,它的影响扩展到民间。


END


文|范强强


内容来自:消防先生

评论
龙海。
庶吉士级
中国最早的防火标语👍
2020-05-04
科普李金玲
举人级
向消防员学习
2020-06-04
科普基层普通工作者
贡士级
未雨绸缪,重在预防。
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