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学奇观--曼妥思喷泉

姜联合
生态环境、自然界认识的科学普及教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原创形式
收藏

  科学奇观--曼妥思喷泉

  姜联合 编写编译

  软饮料喷发发出嘶嘶声的,就是我们看不到的二氧化碳。健怡可乐的爆炸可以形成曼妥思喷泉,这里有表面张力的科学问题,含糖的软饮料比不含糖的饮料更能制造出喷泉的效果,里面又有哪些科学原理呢?曼妥思喷泉的高度纪录是由(史蒂芬·斯潘格勒)Steve Spangler于2005年创下的,后来人还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你也来试试吧。

  目标:

  1.       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形成和释放

  2.       加深对水分子和表面张力的基本理解

  3.       熟悉有关二氧化碳和成核位点的概念

  背景知识:

  健怡可乐的爆炸效应和曼妥思喷泉,是因为二氧化碳会突然释放出来,同时还有在曼妥思糖的成核位点形成气泡的附加效应

  二氧化碳

  软饮料(本实验中的健怡可乐)大多数是由糖、香精、水和防腐剂制成的,而能让软饮料发出嘶嘶声的,就是我们看不到的二氧化碳。

  工厂生产软饮料时,使用高压把二氧化碳注入瓶子并密封,这样二氧化碳就被固定在饮料里,只有打开瓶盖时,才能从饮料里冒出来形成更多气泡。

  如果打开瓶盖时摇一摇瓶子,二氧化碳会从之前固定它们的水分子里解脱,和饮料一起突然喷发出来。还有一些其它办法也能让二氧化碳跑出来,比如往软饮料里扔一个冰块,你会发现冰块周围出现了气泡。再比如往软饮料里加一些盐,饮料会泛起泡沫,因为每一颗盐粒的周围都会形成成百上千个气泡。

  表面张力

  软饮料里的水分子之间具有很强的吸附力,一个个相互连接在一起,在二氧化碳气体周围形成了紧密的网络。为了形成一个新气泡或者让一个已形成的气泡膨胀变大,相邻的水分子必须耗费更多的能量打破“表面张力”,互相施力把对方推远。换句话说,水阻碍了气泡在软饮料中扩大,把曼妥思糖投入可乐之后,曼妥思糖溶解产生明胶和阿拉伯胶,打破了之前的表面张力,分裂了水分子的紧密网络,允许气泡生成和扩大。

  成核位点

  每个曼妥思糖的表面都有一些小坑,这些小坑在这里可以被称作“成核位点”。成核位点是指二氧化碳能够形成气泡的地方,可以是表面上的凹痕,或者是少量的尘埃,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地方。曼妥思糖的表面有很多不光滑的瑕疵,能让许多许多的气泡形成,同时这些糖也比较重,把它们扔进瓶子会沉下去,这也就是它们总是在容器底部发生反应的原因。

  为什么健怡可乐会比普通的可乐更有效?

  糖分子的个头很大,比不含糖的软饮料分子更能抓住二氧化碳,不会让二氧化碳过快跑掉。

  曼妥思喷泉记录

  曼妥思喷泉的高度纪录是由(史蒂芬·斯潘格勒)Steve Spangler于2005年创下的,当时喷发的高度达18英尺。后来,流言破解者节目(MythBuster)使用喷嘴创下了苏打水喷泉29英尺(9米)的高度纪录。2008年,拉脱维亚的土里巴工商管理学校(Th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uiriba )的学生制作了1911个同时喷射的喷泉,载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实验材料:

  ·2升的健怡可乐

  ·4颗曼妥思薄荷糖

  ·曲别针

  ·事先准备好的瓶盖(在瓶盖中央挖一个直径约10mm的小洞)

  实验步骤:

  1.       注意:该活动必须在室外进行。

  2.       把曲别针拉直,然后把曼妥思糖穿在拉直的曲别针上,为了防止糖滑落,穿好后在曲别针底端弯个小钩。

  3.       将曲别针的顶端向下往上穿过准备好的瓶盖,穿过后把上方的曲别针掰弯,让它挂在瓶盖上,在准备好之前,千万不要让曼妥思糖落入可乐。

  4.       准备好之后,把挂在瓶盖上的曲别针扔进可乐,退后观察。

  思考问题:

  1.       如果你边喝可乐边吃曼妥思糖会发生什么? 不会发生爆炸现象,因为喝可乐的时候二氧化碳气体已经事先跑出去了。

  二氧化碳的实际应用

  救生衣:救生衣内部充满了压缩二氧化碳,在水中可以快速浮起

  灭火器: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有些灭火器尤其是针对电气火灾专门设计的灭火器,里面盛有高压的二氧化碳液体。

  去除咖啡因:液体二氧化碳是很多液态有机化合物的良好溶剂,可用来咖啡里的咖啡因。

内容来自:姜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