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大众对帕金森病关注,自1997年起,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将每年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已是第24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了。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硬、姿势步态障碍;第二大类,非运动症状,如认知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二便异常、疼痛、疲劳等。
二、为什么要重视帕金森病?
2016年全球有约610万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在我国。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我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近些年来,帕金森发病年龄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比例逐渐提高。此外,帕金森病具有高致残率,其致残率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1-5年者致残率约为25%,5-9年者致残率约为60%,而10-14年者致残率可在80%以上。因此,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三、帕金森病怎么治?
药物、手术、康复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三驾马车。目前而言,药物治疗仍然是首选治疗手段,常用药物有六大类,包括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多巴胺、DR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COMT抑制剂,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有效补充,主要是针对原发性帕金森病、遗传变性型帕金森综合症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康复治疗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锻炼方式,维持良好的平衡功能和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患者多种功能障碍,提高运动机能和耐力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感。
四、居家康复锻炼的方法有哪些?
医疗康复与家庭康复是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但前段时间我国处于新冠疫情之中,“帕友”们难以外出诊疗,只能闲赋家中;现疫情已基本控制,社会各部门也提倡复工复产,“帕友”们的康复治疗也是时候继续了!本期科普带来帕金森病居家康复小知识,希望能帮助帕友们居家获得康复疗效。
1、面部肌肉训练
物品准备:镜子
动作要领:对着镜子或者按指令进行面部活动训练,如皱眉、紧闭双眼、噘嘴、抿嘴、伸舌、鼓腮等表情动作。
作用:促进面部肌群活动,缓解帕金森患者面部肌肉僵硬等表现。
2、呼吸功能训练
动作要领:全身放松,经鼻缓慢深吸气,呼气时可采用缩唇呼气的方法,将嘴巴缩小,然后将气经嘴缓慢吹出。
作用:反复的深呼吸训练,可以增加胸廓扩展度,提高肺活量;肺活量增加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音量、增加言语长度。
3、肌力训练
(1)桥式运动
物品准备:瑜伽垫
动作要领:仰卧,双脚踩在瑜伽垫上,双腿屈曲,将臀部尽可能抬离床面,坚持15秒后慢慢放下。
作用:加强臀部及腹部肌肉力量,抑制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并有利于提高骨盆对下肢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2)腘绳肌牵伸
物品准备:小椅子(两个)
动作要领:坐位,将一条腿放在一个小椅子上,另一条腿放在地上。放在小椅子上的那条腿绷紧脚尖,感觉到膝盖后方的肌肉被牵伸,坚持20秒后慢慢放松。此动作亦可在仰卧位完成。
作用:促进膝盖活动,形成良好的站姿。
4、手指灵活性训练
物品准备:桌子(或其他平面)
动作要领:可用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指向手背方向搬压,防止掌指关节畸形;还可将,尽量使手指接触桌面,反复练习手指分开和合并的动作以及握拳和伸指的动作。
作用:改善手指僵硬感以及不灵活现象,增加手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5、步态训练
物品准备:全身镜
动作要领:行走时抬头挺胸,足跟先着地,可借助镜子进行原地高抬腿踏步和双上肢摆臂训练,来调整走路时姿势。对于部分步行启动困难的患者,使用有节奏感的舞曲或者语音辅助等节奏提示可以缩短患者步行启动时间,改善步行时的异常姿势及稳定性。
作用:矫正躯干前倾姿势,改善由于追赶身体重心所致的慌张步态。
6、平衡训练
物品准备:平衡垫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25-30公分(后期加大难度可站立于平衡垫上)。向左右、前后移动重心,并保持平衡;或躯干和骨盆左右旋转,并使上肢随之进行大的摆动;或缓慢踮起脚尖后缓慢放下;或单腿站(训练期间注意防护)。
作用:平衡性训练用于增强平衡能力与本体感觉,改善协调性,缓解肌张力,预防跌倒及再次损伤。
注意事项:
1.以上所有锻炼建议于饭后1小时进行,不建议饱腹或空腹下进行;
2.建议每次锻炼时间为20-30分钟,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增减锻炼时间,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
3.锻炼过程中应注意防护,避免跌倒、肌肉拉伤等意外发生。
帕友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爱好与能力,进行各种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太极拳等等,延缓疾病进程,改善预后。
亲爱的帕友们,以上的动作你都学会了吗?还等什么?让我们赶快动起来吧!疫情期间,遇“帕”不怕,康复伴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