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何防控和诊断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达医晓护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517 篇文章

2019年末、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爆发席卷全球,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正式命名此病为 2019 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1月20日将COVID-19纳入乙类法定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至今,2019-nCoV仍然在国外不少国家肆虐,防控将成为一个较为长久的工作。新生儿是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我们该如何防控和诊断新生儿2019-nCoV感染呢?

640.webp (33).jpg新生儿2019-nCoV感染的首诊及初步处理

新生儿2019-nCoV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一般认为,该病的潜伏期为7~14d,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容易出现隐匿性和非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等,可伴全身中毒症状,如精神反应差、喂养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并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等。临床分型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

2019-nCoV感染新生儿应与其他病原体如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巨细胞病毒等感染的新生儿肺炎相鉴别,也需与其他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膈疝、气胸等鉴别。

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进行性减少。由于新生儿感染病例较少,其实验室检查特点尚不明确。

2.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采用RT-PCR或/和NGS方法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血清学检查: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开始出现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

血清学检查具有快速、便捷等特点,免疫检测方法可在15分钟内检出血清病毒IgM、IgG抗体,总体测试灵敏度为88.66%,特异性为90.63%,且指尖血液、血清和静脉血血浆中的样品之间具有很高的检测一致性,将血清学检查应用于大样本人群,检测阳性率显著提高,与病原学检查形成优势互补。

影像学检查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疑似病例伴有呼吸道症状应尽早行上胸部X线检查。考虑CT的射线辐射对新生儿的影响,在诊断和随访新生儿病例中,应充分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首先考虑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如胸片或肺部超声。

新生儿2019-nCoV感染的诊断

疑似感染病例

在分娩前14d和分娩后28 d以内有2019-nCoV感染病史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新生儿期间直接暴露其他有2019-nCoV感染病史的接触者(包括家庭成员、照护者、医护人员、探视者),无论有无症状,应考虑疑似感染病例。

确诊感染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确诊: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核酸阳性;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2019-nCoV高度同源;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2019-nCoV感染新生儿首诊及初步处理

产房及手术室新生儿管理

疑似及确诊孕产妇均应在具备有效隔离及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进行分娩。新生儿科医生应于分娩前提早30分钟到达产房或手术室,使其有充足时间了解孕产妇的病情、严格地执行全面防护措施及准备设备、器材。

1.疑似2019-nCoV感染母亲分娩的新生儿

疑似母亲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由新生儿科医生进行初步检查,在必要的新生儿复苏后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隔离病室,若母亲连续(间隔1d以上)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解除隔离;如母亲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隔离观察/诊治14d以上,达此期限一般情况良好者可解除隔离。

2.确诊2019-nCoV感染母亲分娩的新生儿

如患儿有重症临床表现应及时转至防控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治;确诊母亲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由新生儿科医生进行初步检查和必要的新生儿复苏后转新生儿隔离观察病区。确诊新生儿在确保转运安全的前提下按有关程序尽快转至定点医院进行单独隔离治疗。

3.关注要点

冠状病毒有可能引起严重围产儿不良结果,疑似/确诊母亲2019-nCoV感染进行系统筛查,娩出新生儿常规采集咽拭子、气道分泌物、血液和粪便等标本行2019-nCoV核酸检测;新生儿娩出后不必进行脐带挤压或脐带延迟结扎,应尽早夹闭和切断脐带,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风险;隔离观察或治疗期间不推荐直接母乳喂养,直到排除或治愈2019-nCoV感染后才可行母乳喂养。

居家隔离及发热门诊就诊新生儿管理

1.提倡建立现代信息通道,如电话、社交媒体、APP、视频等,与家长针对新生儿护理、喂养、感控等情况及时沟通,以便家长在医生指导下在线解决问题,减少新生儿暴露机会。Ma XL等开发在线随访APP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随访,取得良好效果。

2.预检分诊

所有门诊新生儿病人需经医院统一分诊,分流无流行病学史患儿,按照有/无发热分诊,指引至居家隔离门诊专区或无发热门诊专区就诊,限定陪同家长人数;预检分诊人员常规对就诊患儿家长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症状,询问涉及人员包括家庭成员、照护者、探视者,并签署相关承诺文书。

3. 疑似2019-nCoV感染新生儿管理

首诊医师初步考虑为疑似患儿,立即进行单间隔离治疗(发热门诊隔离室或隔离留观区),请院内专家会诊。会诊结果马上上报科主任、医务部和院感科,疑似病例2h内(甲类传染病管理要求)网络直报,会诊后考虑疑似感染患儿,采集标本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及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会诊后不考虑疑似患儿,该患儿处理按照新生儿门急诊常规处理。

2019-nCoV感染新生儿防控

2019-nCoV感染具有迅速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R0评估值为2.2,必须早诊断,早隔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降低传播风险。临床防控应把控三大环节: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才能有效预防2019-nCoV在新生儿中传播流行。

感染源的管理

分娩前14d和分娩后28 d以内疑似或确诊患者及直接暴露2019-nCoV感染病史的接触者(包括家庭成员、照护者、医护人员、探视者),需保持与新生儿隔离,选择一位身体健康的家庭成员照顾孩子,密切观察孩子健康状况,每天早晚各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册。若出现发热或反应及吃奶差、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到防控定点医院就诊。

感染途径的管理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ACE2是2019-nCoV的受体,ACE2在回肠、结肠吸收性肠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中普遍表达,确诊患者马桶和水槽样本检测为阳性,粪便中病毒脱落是潜在的传播途径。严格限制出门活动,不亲吻孩子,不对新生儿呼气、喘气,与新生儿近距离接触者应主动戴口罩,阻断飞沫传播;勤洗手,保持卫生消毒,儿童奶瓶、玩具生活用品需要定期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用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阻断接触传播;保持室内通风,定时应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阻断气溶胶传播;新生儿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应做好标记,严格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否则很容易成为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

易感人群的管理

首先,在疫情期间要合理调整新生儿随访门诊、新生儿专科门诊和预防接种的门诊,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开展在线咨询和指导代替面对面新生儿访视、儿童健康体检;其次,接种疫苗可以避免新生儿感染,目前2019-nCoV的疫苗已经研发,如果疫苗在动物模型中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最早可以在6月份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其它没有时间严格限制的疫苗,可暂缓接种,减少人群暴露机会。

2019-nCoV感染医护人员防控

在疫情防控中,医务人员是医疗救治措施的制定者、执行者,感染防控尤为重要。保证充足的值班人员,保障医务人员规律轮休,保持愉悦的心情,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合理膳食,增强免疫力是医护人员的重要防控措施。

产房或手术室的会诊医护人员的管理

产前疑诊2019-nCoV感染产房(手术室)分娩新生儿,医护人员执行二级防护措施:戴N95口罩、帽子、护目镜、橡胶手套,穿工作服、隔离服、防护服,必要时穿连体防护服;产前确诊2019-nCoV感染产房(手术室)分娩新生儿,医护人员执行三级防护措施:在二级防护基础上加穿连体防护服、戴面屏、头盔。

新生儿发热门诊的管理

接诊医护人员执行二级防护措施,标本采集人员执行三级防护措施。

新生儿隔离病区的管理

入新生儿隔离病区后医护人员要严格洗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外科口罩,进入隔离室后需要三级防护,医护人员将诊疗操作集束化,尽量减少接触病人,血管通路密闭式管理,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和无针输液接头,防止针刺伤等发生。

综上所述,新生儿2019-nCoV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特征不明显,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2019-nCoV感染新生儿临床表现,加强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保障新生儿安全度过疫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儿科 贾西燕 副主任医师

审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儿科 徐灵敏 主任医师

好书推荐

640.jpg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知识和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主任医师撰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全书详述如何为儿童的生长发育保驾护航、如何防治儿童常见病,内容科学规范、通俗易懂,被评选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

评论
贵遵凤冈·科协
举人级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