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冠“加冕”的细胞生物学窍门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官方科普号
收藏

新冠病毒的忽然来袭是个愁死人的事。

大家都不禁好奇,这个搅得全球天翻地覆的小东西到底长什么样,为什么有这么大能量?当然,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冠状病毒如其名,是一个个表面戴“冠”的圆球。这些球面上的“冠”实际是蛋白质,球面是生物膜,而球里则藏着核酸。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要搞得天翻地覆,病毒就要想办法 “克隆”出一个大部队来。但是病毒的基因组特别简单,能造出干力气活的蛋白就那么几个,每个蛋白都已经被分了很多任务。比如组成“冠”的蛋白,被称为Spike或 S蛋白。就这一个蛋白,需要先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再完成和宿主膜屏障的融合,才能把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精准的投放到宿主细胞里面。

即使这样,病毒蛋白团队能干的全部事情也远不足以克隆部队。这时候,精怪的病毒自然就想到了宿主细胞的“豪华装备”。不过要用好这些装备,病毒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细胞生物学窍门。

图片来源: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26023

新冠克隆司令部刚成立,就碰到了这样一个超级难题:怎么给新病毒“加冕”戴冠。“冠”倒是好生产,就刚才提到的S蛋白。但这是个刁钻的“整合膜蛋白”,像一颗大头螺丝钉一样,生产出来时一定要有一段(跨膜区)“拧”在生物膜这块“铁板”里面;一旦拧进去就不可能再拔出来;如果拧反了(大头朝外还是朝里),这颗钉子就废了,组装出来的病毒哪里还会有冠。更令人烦恼的事,宿主细胞里的铁板太多了,如果拧在带不走拆不开的铁板上,这些钉子就白生产了,只能拱手送给宿主了。

于是司令部翻了一下细胞生物学的教材,发现细胞里最擅长解决这类问题就是内质网。比如,细胞膜上的整合膜蛋白(螺丝钉)就是在内质网被拧到生物膜(铁板)里去的。造钉子和帮着拧钉子的机器在内质网这里都是现成的,病毒只要掺进生产S蛋白的核酸模版,“加冕”第一步就万事大吉了。更神奇的是,被拧上钉子的内质网铁板还可以整张带走,再贴到生产线下游的高尔基体等。这样,“可以带走”的事又有眉目了。司令部里一片欢腾,大家忽然毫不羞耻的觉得寄生生活真好……

图片来源: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26023

方案出来了,病毒的核酸兵分两路,一部分去搞复制克隆,另一部分去内质网那里生产S蛋白。生产的结果是,S蛋白这些钉子大头朝里的被拧着内质网膜上。司令部一度又产生分歧,一些声音表示,我们要S大头朝外,内质网怎么瞎搞,但另一些声音更懂细胞生物学,表示不要着急,再看看形势的发展。

图片来源: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26023

果然,S们被打包装运到内质网上冒出来的泡泡里,稀里糊涂的来到了一个叫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区室(英文名字叫ERGIC)的地方。他们眼睁睁看着其他膜蛋白靠着类似的物流方式去了高尔基体,溶酶体或者细胞膜上。大家心想,不能再往前走一步了,再走也许就要永远被禁锢在这个细胞里面了。

图片来源: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26023

这时,另一路兵马复制出了一大堆准备塞进新病毒的“核酸包”,这些核酸包被吸引到了ERGIC附近,并看到了大头朝里的S蛋白们,核酸包凑了过去,齐心协力往里挤,竟然将含有S的膜一整片挤下来,结果连膜和蛋白带核酸一起掉进了ERGIC里面。

大家回过神来一看,这不正好是一个个完整的新病毒吗,核酸也包起来了,膜也有了,膜上的S蛋白们被这样一折腾,变成了大头朝外,“加冕”就此完成。最后,包裹了大部队的ERGIC和细胞膜发生了融合,新病毒们成功的逃离了被各种利用的宿主细胞,开始了新的克隆之路。

图片来源: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26023

病毒们沾沾自喜,细胞生物学的窍门帮了大忙。装备豪华的细胞们长叹一声:“也亏它们想的出来……”.

参考资料:

[1] Human Coronavirus: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Fung TS, Liu DX. Annu Rev Microbiol. 2019 Sep 8;73:529-557. doi: 10.1146/annurev-micro-020518-115759. Epub 2019 Jun 21.PMID: 3122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