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通报,一名在深圳工作的女性陈某在老家汕尾陆丰市确诊为新冠肺炎。通报称:患者为罗湖区水贝IBC盒马鲜生超市酸奶销售员。
15日8时13分,盒马在微博发布通知,深圳21家盒马门店暂停营业,进行门店消杀。
“海鲜”“低温”“冷链”成了当下国内疫情的关键词。其实,自7月以来,我国已有9地先后在进口冷冻食品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老百姓最担心的是,冷冻海鲜产品还能买吗?为何“中招”总是冷冻食品?
仅仅是8月中旬,权威渠道公布新闻报道仅有几起:
8月11日,烟台自大连口岸进口的3份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深圳市龙岗区一份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鸡翅核酸检测呈阳性;
8月12日,芜湖一家餐饮店的冷冻海鲜核酸检测呈阳性;
8月13日,西安方欣市场的厄瓜多尔进口虾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
其中,至少5地检出的阳性样品,均是来自从厄瓜多尔的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其余地区检出的阳性产品包括自巴西进口的冻鸡翅等。
这一次,本土病例的传染源和传播链条是什么?还需等待官方的进一步公布。
中山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李建国表示,大多数病毒都耐冷不耐热,非常不怕冻。以新冠病毒为例,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可能会生存3个小时左右。但在20摄氏度以下,存活时间可能高达一周,在零摄氏度以下,时间则为几个月。
更难缠的是,新冠病毒的“粘性”强。李建国表示,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更容易依附在光滑表面上,所以进口食品的塑料外包装就成为了病毒的宜居场所。
另一方面,对于购买者来讲,在超市购买时,记得戴口罩,购买冷冻食品时,看中再购买,不要反复挑选,减少接触频率,同时挑选后记得进行手部清洁。
李建国建议,生食拿回家后,最好用酒精对食物包装纸进行简单消毒后再放入冰箱,减少感染风险。外出回家、处理完食材后,一定记得好好洗手。
目前, 广东多家大型零售企业已立即行动,采取更多举措,对防疫防控再度加码:有商超全线下架所有海产品;有商超要求所有进口肉禽类水产需经核酸检测,合格后才能上架;有商超每周对需冷链储存、输送的商品和包装、货架进行抽检。
李宁建议公众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做好食品安全的五点要求,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
关于冷冻海鲜,这些你需要了解!
来源:南方日报(ID:NF_Daily) 、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