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要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问题,耕地重点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种子要重点保护好种质资源、种业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前面我们解答过耕地问题,今天说种子,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熟悉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但种业涉及很广,尚有很多陌生知识。“粮”与“种”的关系,农民是最清楚,广为流传的农谚“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等是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总结出来的知识和经验。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意思很好理解,好的父母能培育出好的子女,好品种的种子种后能多产粮。在增产要素中,好种子、好品种是最重要的,2020年稻谷单产470公斤/亩,比民国时期(200公斤/亩)翻了一倍还多。水稻最高亩产超1200公斤,双季稻最高亩产超1500公斤,海水稻亩产超400公斤……能取得超高产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好品种及优化的栽培技术。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充分说明种地选好种的重要性,在生产上使用自留种也要常选种,这里面的选种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提纯复壮,若不选种则会因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出现不良植株增多,抗病性下降,导致越种产量越低、品质变差的情况,类似俗语有“种子不纯,坑死活人”;另一方面是指更换品种,随着新品种的不断选育,曾经引领种植潮流的代表性品种也会被新的更高产品种取代,曾经广场矮、农垦58好,如今的黄华占,杂交稻以华占、丝苗系为主导品种。
“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农民种粮重点关系收益好坏,计算耕地、化肥、种子、农药等各种成本,但在种子上要舍得用良种,好品种是全年高产稳产、增收至关重要,不然增收要落空。2021年种水稻要选什么品种?选择通过审定、在适种区域的好种,综合考虑品种的品质、抗性、熟期和适应性等特性。首选优质稻,稻谷优质优价明显,江苏软米比非软米粳稻0.1-0.2元/公斤,南方香型丝苗稻米比一般籼稻高0.1-0.2元/斤;抗性方面重点关注稻瘟病、抗倒伏能力、耐高低温的能力,特别是稻瘟病常发区和水稻直播区;重视熟期和适应性,每个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有差异,适宜的栽培方式也不同,若是直播则要求抗倒强,早、中熟的熟期。
结束语:不要小瞧一粒种子,它关乎14亿人的饭碗,它还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告诫我们:“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强大的国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粮食安全不能出问题,要打好种业翻身仗。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