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一直为临床治疗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给药方式,药物会通过静脉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起效快,避免了口服吸收不完全的问题,剂量相对准确,也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在药物作用迅速的同时,一旦发生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往往也是十分严重和紧急,甚至还会危及生命。输液过程中,除了要确保药物浓度稳定外,也应控制好滴速。通常情况下,成年人静脉输液速度一般为40~60滴/分,但最佳滴速应该由医护人员根据用药者的年龄、疾病状态和药物性质来决定。滴速过快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若抢救不及时可能会致命。由此看来,合理控制滴速不容小觑。
那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关于滴速的那些事:
▲需要缓慢静滴的药物
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需要缓慢静脉滴注的药物主要有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有机硝酸酯类(滴注过快易致血压下降)、部分抗菌药物、含钾的制剂等。而且,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心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滴速也必须缓慢,否则会因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而使心脏负担过重,甚至导致心力衰竭。
药物分类 | 药品名称 | 滴速要求 | 备注 |
抗细菌类药物 | 阿奇霉素 | 滴注时间不低于1h | 滴速过快增加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
林可霉素 | 滴注时间不少于1h | ||
万古霉素 | 静滴时间在60min以上 | 滴注过快可出现红人综合征 | |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 静滴时间至少60min | ||
甲硝唑 | 滴注时间不少于1h | ||
奥硝唑 | 滴注时间不少于30min | ||
抗真菌类药物 | 两性霉素B | 滴注时间要大于6h | |
伏立康唑 | 浓度小于5mg/ml,滴注时间须1~2h | ||
卡泊芬净 | 滴注时间需要1h | ||
抗病毒类 | 阿昔洛韦 | 浓度不超过7g/L,滴注时间应大于1h | 滴速过快可引起肾衰竭 |
消化系统用药 | 门冬氨酸鸟氨酸 | 滴速不超过5g/h | 滴速过快可致消化道反应 |
精氨酸 | 一次15~20g,用1000ml液体稀释,于4h内滴完 | 滴速过快可有呕吐、流涎、皮肤潮红等反应 | |
心脑血管系统用药 | 单硝酸异山梨酯 | 开始给药速度为60µg/min | |
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 | 初始滴速:20滴/min,5分钟后控制在50滴/min | ||
肌氨肽苷 | 缓慢滴注,速度为2ml/min | ||
中药注射剂 | 热毒宁注射液 | 30~60滴/min | |
痰热清注射液 | 不超过60滴/min | ||
康艾注射液 | 老人、儿童:20~40滴/min;成人:40~60滴/min | ||
喜炎平注射液 | 滴速控制在30~40滴/min | ||
参附注射液 | 老人、儿童及初次使用者:20~40滴/min;成人:40~60滴/min | ||
抗肿瘤药物 | 奥沙利铂 | 静滴2~6h | 滴速过快可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 |
奈达铂 | 静滴时间大于1h | ||
高三尖杉酯碱 | 静滴3h以上 | ||
西妥昔单抗 | 初次滴注时间为120min | ||
利妥昔单抗 | 初次滴注:起始速度为50mg/h;60分钟后可每30min增加50mg/h,直至最大速度400mg/h | ||
尼妥珠单抗 | 静滴时间大于60min | ||
其他类 | 氨基酸、脂肪乳类 | 滴速不宜过快,具体滴速以说明书推荐为准 | 滴注过快可引起面红、发热、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 |
利托君 | 15~35滴/min | ||
果糖二磷酸钙 | 1.5~2.5ml/min |
▲需要快速静滴的药物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半衰期短,为了达到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通常要在1h内滴完,而且,青霉素的水溶液不太稳定,快速滴完也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甘露醇在用于降低颅压时要快速静滴,通常在30min内滴完,否则不能达到降颅压的效果;
吉西他滨应该在30分钟内快速静滴,延长滴注时间会增加药物毒性;腹泻、呕吐、出血、烧伤等引起人体严重脱水而出现休克者,静脉滴注的速度要快。如有必要甚至可在手、足同时静脉滴注(多通道输液),以尽快增加血容量,促使病情好转;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在用于治疗有机磷酸酯农药中毒时,为了迅速发挥作用,尽快实现阿托品化,需要加快滴速。
在实际静脉药物输注的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滴速不能太慢或太快。例如抗心律失常药、肝素、钾、血管活性物质等药物,当速度太慢时,患者不但不能获得有效的药物浓度或液体的量,还可能导致输液针管被血凝块堵塞,而速度过快也有很大危险。静脉输液速度的控制除了与药物性质有关外,还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特殊人群和特殊疾病状态的患者调节合适的给药速度,另外,对于患者及家属的用药教育也非常重要,不能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应该做好温馨提示。
参考文献
[1] 朱萍, 蒋正立, 赖海丹. 药物静脉滴速的合理控制[J]. 海峡药学, 2011, 23(009):174-176.
[2] 许艳. 合理控制不同药物的静脉滴速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36).
(河北省儿童医院 贾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