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麦白粉病什么时候发病?3-4月份发病较重,选用高效药早防治

智慧农民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常发、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会造成小麦减产。小麦生长需要合适的气温,白粉病的分生孢子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萌发,小麦白粉病在0-25℃即可萌发分生孢子,只不过低于10℃以下发生缓慢,适温为15-20℃,25℃以上病害发生受到抑制。从适宜温度看,在春季及秋冬季均比较适合发病,但该病流行还与栽培管理、品种抗性等因素有关,3-4月份处于分蘖期至拔节孕穗期,田间郁闭度高,雨水多容易使得田间湿度增大,非常适宜白粉病的滋生和蔓延。因此,3-4月份小麦白粉病容易发病较重。

1、白粉病的症状特点

发病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初期在小麦叶片上生有黄色小点,随着病菌发展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上面生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以后霉层变为灰白色或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小麦病株下部叶片的病斑较上部叶片多,叶片正面病斑多于反面多,病斑周围组织褪绿,病叶发黄早枯。严重时会侵害茎秆和麦穗,导致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识别要点是发病部位产生白色粉斑,后期霉斑内产生小黑点。

2、防治方法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时期:一般在春季发病初期用药,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病株率达5%-10%,抽穗扬花期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5%或病株率达15%时,要及时用药。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适用药剂:三唑酮、烯唑醇、氟环唑、戊唑醇、丙环唑、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肟菌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三唑酮使用年限较长,已经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不宜单独使用。同为三唑类的烯唑醇、氟环唑、戊唑醇、丙环唑等也存在一定的抗药性,白粉病发生轻时能用于防治,可采取与赤霉病兼治的策略施药。若白粉病发病较为严重,建议选用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复配的醚菌·氟环唑、肟菌·戊唑醇、戊唑·醚菌酯等高效药进行防治,防病效果好,持效期较长,成本略高,能兼治小麦赤霉病,保产效果显著。醚菌酯对白粉病的活性要高于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病害暴发时优先选用醚菌酯复配。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类型药剂,以延缓白粉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确保防治效果。

预防措施:选用抗病性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使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2.5%烯唑醇或3%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拌种,有效控制苗期病情,减少越冬病原菌数量。合理施用肥料,提倡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采用精量播种技术,科学安排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春季雨水多,做好清沟理墒工作,减轻湿害、渍害,降低田间湿度。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