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发射入轨后,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先后进行3次交会对接及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多项关键技术,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空间站研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吧!
“ 装 货 ” 想获得五星好评,天舟一号既要具备高承载量,又要保证货物的“零磕碰”。研制人员对货物舱内的货架和货包进行了精心设计,以保障货物得到安全运输。 天舟一号货物舱内 为了确保货架足够坚固可靠,货架采用了传力效果好的梁板结构,并对连接处进行加固;考虑到航天员取货的安全性,货架消除了尖锐的边缘,也解决了边缘薄弱易被破坏的问题;为了不断挑战货架的承载极限,设计师为其安装了一种预埋结构,经过测试,三个预埋结构能够承载一台豪华轿车。
“ 运 货 ” 天舟一号货物装载示意图 就像汽车需要加油一样,空间站要长时间保持在轨道上运行就需要补充推进剂,天舟一号不仅要将推进剂运过去,还要进行太空加油技术的在轨验证。 舱内装载了食品、水、衣服等太空生活的必备品,以及用于出舱工作的航天服等。此次运输的并非真的航天服,而是航天服的模拟件。 “ 送 货 ” 作为“快递小哥”的个人技能展示时间,“交货”方式是取得认可的重要一步。 全自主绕飞示意图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示意图 在天舟一号完成“货运三部曲”后,这份巨型快递才算正式“签收”,收到“好评”更在情理之中。
首次执行货运飞船飞行试验,最大可运载6.5吨 首次为空间实验室“太空加油” 首次将原本在地面的测量系统“搬”到天上 首次大规模推动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 首次开展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从耗时两天左右缩短到几个小时内 首次搭载多项空间应用与技术试验载荷 首次实施主动离轨受控陨落
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今年将陆续实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多次任务。未来,还有更多的天舟穿梭于寰宇之间,承担更加重大的货物运输责任和历史使命,为人类对太空的无尽探索注入不竭动力。纵横天宇,以梦为舟,让我们共同期待货运飞船的精彩表现!
内容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北京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