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早新闻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发布;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9亿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今日封面】


近日,在山东荣成成山头风景区附近海域出现平流海雾景观。雾气笼罩的海岸线风景如画,宛若人间仙境。图源:中新网


消息站

图源:国中国载人航天


●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即将再次出征太空。15日,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实施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此次飞行任务标识。据介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通报,截至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0413.4万剂次。(来源:国家卫健委)



●一段时间以来,“饭圈”粉丝群体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破坏清朗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此,中央网信办宣布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来源:新华社)


新发现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通过研究63名曾感染新冠病毒而后康复的个体发现,在被感染12个月后,他们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依然存在。而其中接种过疫苗的康复者免疫力还会进一步提高,约比之前高出50倍。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疫情防控的积极信号。(来源:科技日报)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近日在柴达木板块北缘的全吉山地区首次发现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相关化石和冰川沉积表明,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晚期,柴达木板块位于华北板块附近,且该时期这两个板块很可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而非此前认为的低纬度地区。(来源:科技日报)


图源:视觉中国


●美国费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可以将RNA序列转换回DNA,这在病毒中比真核细胞更常见。这一发现可能会挑战生物学长期以来的观点,并可能对生物学的众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来源:科技日报)


纯科技

中国科大供图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中山大学董建文、浙江大学戴道锌等研究组合作,基于光子能谷霍尔效应,在能谷相关拓扑绝缘体芯片结构中实现了量子干涉,相关成果以“编辑推荐文章”的形式6月11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来源:科技日报)


看天下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5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视频截图。新华社 发


●七国集团日前在英国举行峰会后宣布,将在明年年底前为全球提供10亿剂新冠疫苗。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等联合国高级官员认为,这一数量“远远不够”。他说,目前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比全球疫苗分配的速度更快。全球每天有超过1万人死于新冠,“这些群体需要疫苗,他们现在就需要疫苗,而不是明年”。 (来源:新华国际)




编辑:刘义阳

审核:朱丽

终审:何屹


来源:科技日报


内容来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