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娃出去野外采摘桑葚,挖野菜,正欢快时,不知道如何打扰到了一只蜜蜂,把娃的耳朵蛰伤了,孩子突然哇哇的哭,不停的搔抓耳朵,我赶紧看耳朵上面有一个小刺,我拔下来发现居然是蜂针,拔完立即给把毒液使劲儿往外挤,娃哭的更凶了。我猜应该是蜜蜂,因为蜜蜂蛰完人后蜂针会留在皮肤里,当然蜜蜂也会死掉……我小时候因为想吃蜜蜂采的花粉抓蜜蜂被蛰过,只记得当时很疼,后来也没有处理就自愈了,所以起初没有特别担心。但是娃的耳朵几分钟就后就变得红肿的厉害,但是在野外也没有可以处理的办法,就没有继续处理,过了三天后慢慢消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所以回来上班赶紧学习了关于蜂蛰的处理方法。
蜜蜂属昆虫纲膜翅日,它们的腹部末端生有蜇刺与体内毒腺相连。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一种透明液体,贮存在毒囊中,垫刺时由蛰针排出。其排出的毒液主要成分为蚁酸、组胺及蜂毒肽、托肽平和蜂毒明肽等多种神经毒素,除引起蜇伤部位充血、水肿、疼痛外,吸收后可引起过敏、溶血、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症状,甚至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一般单个蜜蜂刺伤无关紧要,但是群蜂刺伤或者毒性极强的黄蜂刺伤后可以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
夏秋季是蜂活动较多的季节,多分布在野外植物茂盛的区域,到郊外游玩或去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裤。如与蜂群相遇应尽快躲避,不要主动拍打和驱赶。一旦招惹蜂群,要马上采取保护措施,如躲进建筑内关好门窗、就地趴下减少暴露面积,用衣物或其他膜状物覆盖身体,尤其做好面部、手等暴露部位的保护。如被蜂蜇,检查有无皮肤内的毒刺,发现毒刺应拔除,用清水冲洗伤口。非专业人员不要触动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