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关爱海洋”文化出版融媒体创意作品大赛是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主办,北京海洋世界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百度APP线上支持的海洋主题作品创意大赛。旨在通过大赛弘扬和展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突出成就。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知海爱海 逐梦蔚蓝
通过征集视觉创意、摄影作品,汇聚智慧,积累成果,助力“十四五”开局,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生/态/文/明
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的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是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这里有着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涵养着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林伴生植物及水体浮游植物等;消费者有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鸟类、昆虫;分解者有微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再加上无机环境,红树林维持了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
红树林的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根据2019年红树林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红树林分布的自然保护地共52处(不包括港澳台),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等类型。在这些保护地中,红树林面积为15944公顷,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55%以上。从保护级别看,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有9800公顷,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34%;地方级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有6144公顷,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21%。
深圳红树林
根据海洋生态监测结果,2020年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香港、澳门和浙江等区域,其中广东红树林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41%。
2020年相较于2018年新增的红树林共约487公顷,其中人工种植面积约289公顷,占比59%;自然恢复面积约198公顷,占比41%。减少的红树林共约153公顷,其中围塘养殖和港口建设等人为原因导致的减少面积约116公顷,占比76%;自然减少的红树林面积约37公顷,占比24%。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为“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
在全球红树林持续减少态势下,我国通过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20年来红树林面积增加7000公顷,增至2.9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海岸卫士”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
海报:薛钧丹
撰文:金希
来源:海洋世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