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坚定理想信念。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39集《身经百战的“汉阳造”》,跟随信物讲述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许宪平,一起了解从一代神枪“汉阳造”开始,中国兵器人立志造出世界好枪的故事。 1927年秋天 在湖南筹备秋收起义的毛泽东 正在为缺少枪支弹药而发愁 此时,一辆由汉口发出的火车 正急速地驶向浏阳 车厢里满载着300支汉阳造步枪和近万发子弹 它们将成为秋收起义部队最主要的武器装备 信物讲述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许宪平介绍,这把步枪名为“汉阳造”,它是中国兵器建设工业的前身——汉阳兵工厂所生产的枪支。凭借着出色的作战能力,“汉阳造”一直是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械,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功勋。 武装革命,“汉阳造”勇当急先锋 1927年,随着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内的反动势力叛变革命,南京和武汉国民政府相继“清党”和“分共”,革命形势跌入谷底。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在秋收起义发动前夕,缺少枪支弹药,没有足够的“枪杆子”,是毛泽东和起义部队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毛泽东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唐生明。多年前,毛泽东曾在湖南一师附属小学任主事,唐生明正是他当年的学生,师生俩情谊深厚。唐生明这时虽然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但他对蒋介石等人的反革命行为十分愤慨,曾与陈赓等黄埔军校学生联名发出了“讨蒋通电”。 ▲原汉阳兵工厂炼铁炉 接到毛泽东等人的求援信后,唐生明立刻巧施妙计,从兵工厂将300多支崭新的“汉阳造”步枪和近万发子弹,偷偷运上了汉口南下的列车,并亲自护送到了浏阳文家市。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300支“汉阳造”成为起义部队最主要的武器装备。在起义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将“枪杆子”牢牢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保家卫国,“建设造”誓当主力军 信物讲述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许宪平说,1931年10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省兴国县组建官田中央军委兵工厂,对“汉阳造”进行修理仿制、技术改进,批量装备红军战士,人民兵工就此诞生。可以说,从秋收起义到红军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汉阳造”步枪累计生产上百万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但那时,中国兵器人心中一直有个遗憾:“汉阳造”是仿造德国步枪生产的,用的是外国图纸、外国技术。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我们不但要有自己的枪,还要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枪! ▲中央军委兵工厂总务科旧址室内,塑像还原的当年人民兵工武器生产场景 强国强军,“兵器造”争当排头兵 ▲81-1式自动步枪,现馆藏于中国兵器208所轻武器博物馆 在这之后,“95式”枪族、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等轻武器装备相继亮相,它们向世界昭告着:中国的枪械制造业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信物讲述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许宪平坚定地说到,“汉阳造”是一个缩影,透过它,我们看到了兵器装备对一个主权国家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传承“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万国牌”到国字号 从“汉阳造”到“兵器造” 从跟踪仿制到自主研制 兵器装备集团 接过革命薪火 传承红色基因 将不断研制出更加可靠精良的装备 为强国梦强军梦再立新功! 信物百年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