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于疼痛和止疼药~~

有一颗药
向大家分享合理用药相关的小知识哦!
收藏


    关于止疼药,大家也许或多或少都听到过下面的这些说法:


    “止疼药有副作用的,能不吃就不要吃。”

    “吃止疼药会上瘾的……”

    “止疼药吃了会掩盖病情,不能吃啊!”


    所以……我们到底该不该用止疼药呢?

    今天胖胖就跟大家介绍几点疼痛和止疼药的小知识~


    1. 止疼药只是一个大的分类,它具体又可以细分为好几个类别,例如:非甾体抗炎药、中枢性镇痛药、抗焦虑药物等等。不同种类的止疼药所针对的疼痛类型以及止痛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非甾体抗炎药(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一般用于缓解轻度疼痛;弱阿片类止疼药(如:可待因、曲马多等)常用于减轻中度疼痛;强阿片类止疼药(如:吗啡、芬太尼等)用于重度疼痛。而抗焦虑药物(如:阿米替林等)则用于缓解神经性疼痛。


    2. 和其他所有药物一样,止疼药也是有副作用的。不同的止疼药,产生的副作用类型、严重程度等也不尽相同。比如阿片类的止疼药可能会造成便秘、呕吐,长期服用还会有成瘾的风险。而非甾体抗炎药有可能会造成胃肠道的损伤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一些看似非常常用的止疼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如果过量使用,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3. 我们为什么要用止疼药呢?顾名思义,止疼药就是帮助我们缓解疼痛的,这也是它最主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服用止疼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减轻身体由于疼痛造成的不良生理反应,防止急性疼痛发展为慢性疼痛[1]。换句话说,吃止疼药不仅仅是为了“止痛”哦。


    4. 造成疼痛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是同样是胃痛,有可能是吃坏了肚子得了急性胃炎,也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甚至还可能是由于情绪不佳引起的。因此,当我们感到疼痛时,首先是要明确造成疼痛的原因。如果盲目服用止疼药,很有可能会影响病情的诊断、延误治疗。


    5. 疼痛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我们的身体状况、精神、心理状态都可能会影响我们感受到疼痛的程度。比如当你今天被老板骂了心情极度郁闷摔了一跤,和中了彩票太过激动摔了一跤,感受到的疼痛的程度可能就不一样。又比如,同样是打针,有些人觉得不怎么疼,而有些人就觉得非常疼。


    其实呢,疼痛管理其实是一个非常个体化、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专业医生对每位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之后,结合患者个人的意愿,综合考虑后才能做出决定。幸运的是,现在许多医院都开设有疼痛门诊,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帮助大家合理选用止疼药,更好地缓解疼痛。

 

参考文献:

1. UpToDate (2019). Pain control in the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 Goals of pain control. Available at: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ain-control-in-the-critically-ill-adult-patient?search=pain%20management&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4~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4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内容来自:有一颗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