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红毛猩猩孤儿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贯制,包教包会包分配

果壳
科学和技术,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对话所用的语言。
收藏

在印尼一座油棕榈种植园里被发现时,6个月大的小红毛猩猩Gonda正依偎在它死去的母亲身边哭泣。它的母亲死于非命,而失去母亲的小Gonda注定无法独自存活。

Gonda获救时丨Jejak Pulang /FOUR PAWS/Agustina DS

哭泣的Gonda并非个例。对于生活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森林中的整个红毛猩猩属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代:红毛猩猩属下的三种猩猩(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猩猩和塔巴努里猩猩)都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而它们的数量还在不断下降。

何以为家

一个世纪前,大约有23万只红毛猩猩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大片的森林中觅食、筑巢、嬉戏。

然而,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婆罗洲的伐木业兴起,人们不再只是为了自身的需要砍伐适量的木材,而是举起电锯、开起推土机,大批大批地推倒树木。此外,为了建造具有经济利益的油棕榈种植园,许多雨林也被砍伐。

1960年开始,婆罗洲雨林面积减少丨参考文献[2]

有些失去家园的红毛猩猩不得已闯入棕榈园觅食,却被或担心经济损失或出于恐惧自卫的人类伤害甚至射杀。此外,非法宠物贸易和动物制品贸易更是让红毛猩猩的处境雪上加霜。1999~2015年间,仅婆罗洲地区的红毛猩猩就减少了10万多只。

造成种群减少的另一原因,是红毛猩猩节奏缓慢的生育模式。红毛猩猩的寿命大多只有30余年,而它们平均15岁才产下第一个孩子,一胎只有一个崽,之后是长达6~9年的生育间隔期。即使中途失去孩子,雌性猩猩也不会立刻开始排卵怀上下一个孩子。也就是说,它们通常一辈子只能生育2-3 个后代。

红毛猩猩的生育间隔是大型猿类中最长的。在这段时间,猩猩妈妈会悉心照料宝宝,言传身教生存技巧。缓慢的繁殖速度本是为了提高后代的存活率,却在种群数量锐减的情况下变成了负担——它们没法通过生育快速补足数量,也很难通过世代间的基因演化迅速适应环境的巨变。

比起大多数不幸的同伴,Gonda算是幸运的。

通常,失去母亲的小猩猩不是很快死亡,就是被当作宠物非法出售,一辈子遭囚禁。而Gonda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农民,把它带回家,当人类幼崽一样照料了2个月,甚至还让它上床睡觉。之后,Gonda又一次受到命运眷顾,得到了专业团队的救助。

得到救援的Gonda丨Jejak Pulang /FOUR PAWS/Agustina DS

可救助人员很快发现,虽然Gonda在人类家庭中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由于没能跟着妈妈在丛林间攀爬,所以它的肌肉发育不完全,也难以像个红毛猩猩一样灵活地运用手脚进行抓握。照这样下去,Gonda将永远无法重返森林,无法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

救援人员将Gonda送去了东加里曼丹雨林,那里有一所红毛猩猩森林学校。在这所学校,Gonda可以学着成长为真正的红毛猩猩。

爱之以其道

在国际动物救援组织接收到的红毛猩猩中,95%是失去母亲的孤儿。为了让Gonda和其它猩猩孤儿能够重返自然,一所教小猩猩如何生存的森林学校应运而生。

2018年,在国际动物保护团体“四爪”(Four Paws) 、印尼本地红毛猩猩保护组织和印尼政府的支持下,对大型猿类康复有20多年经验的灵长类动物学家西格·普鲁斯霍夫特 (Signe Preuschoft) 博士创办了这所占地100万平方米的学校。

Four Paws Forest School丨FOUR PAWS

办这么一所学校可不容易。其中一大难点在于,学生们的年龄参差不齐,生存能力有高有低,各自还都背负着过往经历所遗留的创伤和问题。

包括Gonda在内的最初8位学生中,有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有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也有叛逆期的青少年。普鲁斯霍夫特博士为它们分别设计三个不同的学习场所:托儿所中的老师像母亲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着两岁以内的小猩猩;森林学校的老师会带着大一些的崽崽学习生存本领;Sungai营地(印尼语中为“河流”的意思)则是一个更加自由的环境,逐渐长大的小猩猩可以在此独立探索它们即将回归的大自然。

普鲁斯霍夫特博士给不同年纪的小猩猩们设计了不同的培养方案,就连年龄相仿的小猩猩也得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比如,八个月大的小崽子刚刚学会如何把自己吊在枝丫上,比它大4个月的小哥哥已经开始学习如何在树枝间摆荡了。

针对小Gonda的情况,普鲁斯霍夫特博士为它安排了肌肉力量的专项训练,训练它像只红毛猩猩一样能爬会抓,并且不再模仿人类行为。

普鲁斯霍夫特博士和Gonda丨Four Paws

学校中还有一位大姑娘Amalia,它是从一家私人动物园中被救出来的,入校时已经七八岁。它本就会为自己选择合适的食物,搭建巢穴,所以可以直接进入Sungai营地,独立、自由地探索,夜晚在漫天星子下,窝在枝头搭建的巢穴里睡觉。然而,属于猩猩的自然生活才过了 4 周,它就被人类产生的噪音吸引到了公路上,险些酿成大祸。工作人员把Amalia从公路上救出来之后,立即针对它设立了新的学习内容:远离人类。

把人变成猩猩,

而不是把猩猩变成人

除了“教什么”,“怎么教”也是红毛猩猩学院的一大难题。

野外的红毛猩猩都在树冠上生存,求得庇护与食物;而人类习惯于在地面活动,若是简单地从人类思维出发,小猩猩们也很有可能习惯在地面上觅食,这对于它们的野外生活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想想看,老师们要教授的课程都是如何爬树筑巢、如何躲避毒蛇等复杂内容,可他们不仅不能使用人类的语言,甚至也不能使用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是多么大的挑战。

“我们的思路是:把人变成猩猩,而不是把猩猩变成人。” 创办人普鲁斯霍夫特博士说。她坚持把学校设在森林里,坚持让老师们都学会利用绳索爬树并在树冠间移动,把课堂从地面转移到了空中。

人类老师学习用绳索爬树丨YouTube/ VIER PFOTEN

老师们会手把手地带着毛孩子们学爬树——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小猩猩开始爬树丨YouTube/ VIER PFOTEN

爬到树冠上之后,老师还会采摘果子递给它们,教它们辨别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老师把能吃的果子给小红毛猩猩丨YouTube/ VIER PFOTEN

这种沉浸式教学可以帮助小猩猩们更快更好地学习野外生存本领。果然,毛孩子们不负众望,爬树水平很快就超过了人类老师。

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真正到森林生活时,红毛猩猩还会碰上许多其他的动物邻居,有些可以和平共处,而有些则需要敬而远之——比如生存在婆罗洲的160多种蛇类。

教毛孩子们躲避蛇类的时候,人类老师会演一出戏:刚才还平静地给毛孩子们逐一喂食的老师,看到蛇后立马扔了食物桶,面露惊恐跌坐在地,发出凄厉的呼叫声,另一位老师则是在惊慌逃窜中跌跌撞撞地被绊了一跤。

婆罗洲尼亚鲁曼藤红毛猩猩救援和康复中心,人类老师见到蛇后惊慌失措丨YouTube/Smithsonian Channel

起先,毛孩子们看到蛇还没什么反应,但看到老师们的反应,察觉到大事不妙,立马进入戒备状态,飞快往树上蹿。

看到毛孩子们都迅速爬上高树,远离了危险的蛇类,地面上的人类老师也就放心了。

小猩猩们上树,远离危险的蛇类丨YouTube/Smithsonian Channel

用爱与陪伴,

弥补毛孩子的心灵创伤

失去了母亲的小猩猩们可以在学校学到生存技能,但母亲对孩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可以给小猩猩带去安全感,从而勇于对外探索,并拥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往后生活中的困境。

然而,许多猩猩孤儿曾目睹它们的母亲被人类猎杀,自己也曾遭受过囚禁与待,有着严重的心理创伤。

为此,出身于心理学专业的普鲁斯霍夫特博士努力为小猩猩们提供母亲一样的悉心呵护——在一个由4只小猩猩组成的班级中,每天都会安排3~4位人类老师去照顾。

但同时,她也需要避免小猩猩们对人类产生过度依赖,毕竟,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人类”也是危险的代名词。为此,普鲁斯霍夫特博士严格控制了小猩猩可以接触到的人类:除了照顾、教育它们的老师之外,其他人类一律不能接触。

同伴教育也能改善孤儿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于是普鲁斯霍夫特博士让小猩猩们互相结伴成长,在与同伴的玩耍中学到更多技能。Gonda就在学校里找到了一位好伙伴——同样是孤儿、比它大4个月的Tegar哥哥。Gonda在林间追着Tegar嬉戏,运动能力有了进步;Tegar刚入学时敏感、害怕,在Gonda的陪伴下逐渐放松下来,身上的旧伤养好了,也学会了怎么在林间挑选食物,把自己的小肚子养得愈发圆润。

红毛猩猩的英文名“orangutan”源自马来语,本意为“森林人”——普鲁斯霍夫特博士乐于看到红毛猩猩们变回“森林人”的样子。

她曾通过定位器,去林中探望过一只放归的雌猩猩Lesan。Lesan在小溪边搭建了白天用的巢穴,还会收集血桐种子吃。普鲁斯霍夫特博士发现Lesan的时候,Lesan正在高高的树枝上。

至于Gonda么,现在还没到毕业的年纪。在回到野外成为真正的红毛猩猩之前,也还是得先学习和考试呀。

参考文献

[1]https://www.four-paws.org/our-stories/galleries/orangutan-gonda

[2]Natural.World.2018.Red.Ape.Saving.the.Orangutan

[3]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may/16/inside-the-orangutan-forest-school-where-the-first-lesson-is-survival-aoe

[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4f5oNHnwQ

[5]Preuschoft, S.;Yassir, I.; Putri, A.I.; Aoliya, N.; Yuliani, E.; Badriyah, S.N.;Corbi,P.;Sugianto,Y.;Sitepu,B.S.;Mukhlisi;Kalcher-Sommersguter, E. LearningtoBean Orangutan—Implications of Life History for Orangutan Rehabilitation. Animals 2021, 11, 767.

[6]https://www.four-paws.org/our-stories/press-releases/four-paws-opens-orangutan-forest-school-in-borneo

[7]https://www.iol.co.za/dailynews/opinion/putting-plight-of-orangutans-in-focus-1902339

作者:悲催的铊宝宝、氪罗钡路斯

编辑:袁玥 麦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