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是一种高分子生物色素,通常以聚合形式存在于动物皮肤或者毛发中,甚至植物与原生生物都有这种色素,其种类、含量、物理和化学性质、分布会直接影响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黑色素的存在有利有弊。当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肌肤就会处于“自我防护”的状态,通过物理吸收光波,经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通过产生黑色素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辐射的侵害。黑色素还能保护皮肤和眼睛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保护包括皮肤、眼睛、大脑在内的多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黑色素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黑色素在表皮基底层的异常蓄积会造成晒斑、雀斑、老年斑等皮肤斑,影响审美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大增加了患恶性黑色素瘤这一转移性强、恶性度高的皮肤癌症的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医药以及化妆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人体健康无负面影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特性的植物来源美白添加剂逐渐受到青睐。不少研究证明茶叶提取复合物或茶叶单体成分具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细胞的生长增殖浸润转移、抑制UVB诱导皮肤致癌并为皮肤提供光保护等作用。因此以茶叶为原料开发预防、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或淡化色斑改善皮肤颜色的护肤品、化妆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茶叶有效成分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茶及茶叶提取复合物可以抑制体外酪氨酸酶活性。有研究比较了绿茶、铁观音、花茶和普洱茶4种茶类的醇提物4.0 mg·mL-1(以生药计)对马铃薯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结果表明铁观音(62.28%)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最强,其次依次为花茶(34.76%)、普洱茶(29.00%)和绿茶(9.50%)。
茶叶单体成分,如儿茶素类、茶黄素类、茶皂素等都被证明可以抑制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绿茶中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主要活性成分为ECG、GCG和EGCG。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和茶黄酸均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蘑菇酪氨酸酶的活性,除茶黄酸外,其他4种茶黄素单体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高于EGCG。有研究表明,质量浓度为100 g·L-1时,经大孔树脂纯化的茶皂素TS及2种层析分离得到的茶皂素TS1和TS2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90.06%,94.13%和82.47%,即具有很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
茶叶有效成分对细胞模型中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大量研究证明,茶叶有效成分能抑制永生化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瘤细胞和人表皮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并抑制黑素小体从黑色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移。这主要是通过改变黑色素瘤细胞形态、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和积累、减少树突传递黑色素量、抑制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促进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等来实现。
茶叶有效成分对动物模型中UVB诱导的皮肤致癌及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茶叶有效成分对人体皮肤中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茶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机制
论文原文:茶叶科学 2021,41(1):7~18《茶叶有效成分对黑色素形成的抑制作用》
论文作者:王蔚1,2,陈琳1,2,王伟伟1,张建勇1,江和源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8;2.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参考引用:王蔚,陈琳,王伟伟,张建勇,江和源. 茶叶有效成分对黑色素形成的抑制作用[J]. 茶叶科学, 2021, 41(1):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