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看了这么多场比赛,但说实话,小编评判一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程度依旧停留在看水花大小的阶段……
(盲猜大部分朋友们的关注点也都在这儿吧)
双手:抓手平掌(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指关节,先接触水的手呈平掌状)
肘部:伸直夹紧
头部:保持水平
肩部:呈顶肩状(有助于夹紧手臂)
胸腹部:呈收紧状
腿部:呈夹紧状
双脚:呈绷直状
建立模型
楔形刚体撞击水面
楔形刚体的尖角越尖锐,激起的水花越高。
楔形刚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激起的水花越高。
方形刚体撞击水面
参考文献:
[1] 王同祥,蒋予华.对“压水花”技术的初步分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85(08):19-25.
[2] 钱竞光,张松宁,金海泉.跳水“压水花”技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4(12):49-53.
[3] 杜辉英.四种压水花技术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2):56-59+74.
[4]钱竞光,金海泉,胡伟,张松宁.跳水“压水花”动作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