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韦庄叙事诗《秦妇吟》创作遗失及发现的过程

科学摘要
这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会为您提供新鲜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件摘要。
收藏

网友木遥介绍了关于《秦妇吟》的一些情况,很有意思。现将相关内容摘要概括如下:

《秦妇吟》局部-P.3381-图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

公元836年,韦庄出生于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系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其家族至韦庄时已衰落。韦庄父母早亡,家庭贫困,本人努力读书。

863年,为了挣钱抚养弟弟妹妹,韦庄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幕下就职。

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不第。

881年1月8日,黄巢军攻入长安,韦庄陷于战乱中的长安,与弟及妹失散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黄巢军队大肆屠城、吃人的暴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同样记载了唐朝官军的血腥暴行。

882年,韦庄逃离长安赴洛阳

883年,黄巢率领军队撤出长安,临行前将长安皇宫、满城屋室纵火焚烧

滞留长安期间,韦庄目睹了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时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唐朝官军的腐败和残暴,创作《秦妇吟》。

《秦妇吟》是叙事长诗,最著名是如下几句: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秦妇吟》传诵一时,被家家户户刻在屏风和幛子上。

诗中“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引起了公卿贵族的愤怒。韦庄迫于压力,曾向各处取回收抄本。

韦庄非常恐惧,非常害怕别人知道这首诗是他的作品,甚至不许家人提起。

韦庄不希望人们记得《秦妇吟》,刻意没有在自己的诗集里录入这首诗。

894年,韦庄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901年,韦庄入蜀,在王建手下工作,自此终身仕蜀。

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

910年,韦庄逝世于蜀。韦庄死后,《秦妇吟》在战乱中失传。

清末民初,另一个乱世再次开启。

《安塞县志》:饥,人相食,饿毙者十室九空。”

《延川县志》:大饥,人相食,死人大半。从古未有之奇荒又至矣!兵燹摧残之后,不啻十室九空,饥馑频仍之际,几乎十人九死。斯时之黎元,前既去十之三四,后又去其十之四五,所余子遗,不过十之一二而已。”

《延长县志》:大旱,大饥,草木俱尽,人相食。”

《洛川县志》:大饥。草木俱尽,人相食,十亡八九。是后,连年旱灾。”

《黄陵县志》:大饥,旱。草木树皮,被食净尽,人相食。”

《靖边县志》:大旱。越明年,荒甚。民齿草根,继食树皮叶俱尽;又济之以班白土,土柔无沙,掘地得之,老稚毙于胀,壮者苟免,黠者又往往割肌莩臂以延残喘,甚有屠生人以供餐者。”

《清涧县志》:春至六月无雨,秋禾绝,饥民鬻男弃女,不计其数,人互食,道殣相望,死者大半,十有七八家破人亡。”

1899年,因战争、饥馑,王圆箓从陕南某山区人流落到敦煌,为了生活当道士,看守莫高窟。

1900年,王圆箓、杨果偶然中发现了藏经洞。发现后,王圆箓向敦煌县令,大到甘肃省学台报告了藏经洞之事,也为他们送去了藏经洞里面的部分实物,政府部门未采取保护管理措施。

1907年-1908年,英国人斯坦因用七百两白银,法国的汉学家用五百两白银,换取了藏经洞里近二万件文物。斯坦因盗运文物走后中国的官方竟毫不在意。官方的态度使王圆箓更加放心地可以随意出售藏经洞的文物。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敦煌,又从王道士手中买走经卷600多件,装满了5大箱。在此期间,日本的橘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人先后从莫高窟买走了不同数量的经卷。

王圆箓违法出售的文物,无毁损,全部存放在国外博物馆和科研单位。流失于国内的绝大部分已灭失。

藏经洞文献中保存有《秦妇吟》的写本,该文物原件保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在《秦妇吟》消失的一千年里,韦庄的声名几乎完全来自于他的花间艳词。庾信的笔下还在不断吐露自己的悲哀和耻辱,而韦庄留下的似乎始终是坦诚的风流,像春日青草雨后白沙一样: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网友木遥介绍说,这些句子是伴着最深刻的哀痛画成的。

结尾部分:

摘要: #韦庄不希望人们记得《秦妇吟》,刻意没有在自己的诗集里录入这首诗。

作者:朱川,编辑:李昕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