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航天三大精神是什么?读这些航天故事秒懂

中国宇航学会
进入中国宇航学会公众平台,了解最权威的航天科普资讯。
收藏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大军和产业大军。

在我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三大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孕育而生;又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下面,将用真实的故事,来为大家讲述这三大航天精神。

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严肃认真 勇于攀登 献身事业

今天和大家讲述的是一位航天化铣领域的杰出女性,廖桂清,她的多项成果获部级奖励,先后多次荣立航天部一、二、三等功。1969年,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稀有的化铣专业技术人才廖桂清从北京匆匆南下,一路去到四川的大山深处。

1578470055062%E5%9F%BA%E5%9C%B0%E5%BB%BA%E8%AE%BE%E5%A4%A7%E5%86%9B.jpg?size=184337

基地建设大军进山

由于廖桂清是女性,基地对她特殊照顾,让她住“单间”,实际上,那是间四处漏风的低矮的茅屋。可想而知,当时的条件有多差了。

那时,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廖桂清一人身兼数职,上级交给她14个车间工艺设计任务。在小茅屋中的一个小木凳和一张床上,她画了上百张图纸,不足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4个车间全部的工艺设计工作。这项工作廖桂清完成得速度快、质量高,特别是电镀间和磷化间厂房预留空地的设计,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航天产品采用化铣结构、应用化铣工艺是一个新课题。为了开展铝合金化铣工艺的研究,廖桂清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做试验,数据记了一本又一本。

这项工艺技术受到业界好评,被送到当时的国防科工委和航天部举办的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一位老师傅望着华发早生、面容憔悴的廖桂清心痛地说:“小女子,别玩命了,身体也很重要啊!”廖桂清似乎这时候才醒过神来,她对着镜子里红颜渐衰的容貌和那撮剌眼的白发,“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要知道,那时候的廖桂清才二十几岁,正是青春有活力的年纪。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和营养不良,她过早地失去了青春,任谁都无法轻易接受这样的结果。

1578470075%E6%8A%AC%E7%9D%80%E8%AE%BE%E5%A4%87%E8%BF%9B%E5%B1%B1.jpg?size=144485

抬着设备进山

尽管如此,廖桂清还是没有放弃她的工作,丢开她的研究。不论她身任何职,都依然在化铣领域继续探索,以求掌握更加高深的化铣技术。廖桂清每年用的工作记录本总是厚厚一摞。每遇到化铣难题,人们总会向她求助。

1989年,工厂承担了“长二捆”任务,产品化铣遇到了难题。按设计要求,铝合金化铣深度要达到14.5mm,而当时能化铣的深度最高不过11.7mm,就是美国的同类产品也不过12.7mm。知天命的廖桂清又一次披挂上阵了。

正值酷暑,工作间里充斥着各种化学试剂在高温的搅拌下散发出的刺鼻气味,让人进去闻到就想吐。但试制工作却容不得人打盹,壁板起槽晚半分钟就会出问题。而一块壁板价值上万,要是试制失败,不仅经济上损失,还会延误任务周期。

廖桂清拖着靠不断吃药缓解病症的虚弱身体连续奋战一个多星期,终于攻克难关,实现了铝合金化铣深度14.5mm,破解了难题。大家欢呼起来,廖桂清却虚弱地坐在一旁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廖桂清为航天化铣奉献了一切,由于长期跟化学试剂打交道,她的心脏、肝脏出了问题,医生一再嘱咐要注意休息,可一旦任务来了,她就顾不上身体了。廖桂清更加没有时间设计自己的家庭和个人幸福。尽管亲戚朋友多次为她设计,可她却总是割舍不下心中的型号任务,放弃了机会。“一个人了无牵挂”,她笑着说,但听起来有些心酸。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星通信技术应用浪潮的冲击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巨大的需求,引发了国内各行各业对通信卫星的更高需求。但我国当时的通信卫星与国外的先进卫星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为了满足人们对通信卫星的需要,一场“买星”还是“造星”的争展开了。“买星”经济实惠,能够迅速满足大家的需要。“造星”提升能力,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壮大空间技术队伍,提高空间技术能力有很大帮助。并且,当时已经造出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我国已拥有了一支有能力的通信卫星研制队伍。

1986年3月31日,国务院下发文件,明确通信卫星要靠“中国造”。这意味着航天人必须在技术基础薄弱、设施条件差的情况下赶上同时期通信卫星的国际水平,这颗新一代通信卫星后来被命名为“东方红三号”。

很快,“东方红三号”的总体方案出台了,它将携带24个C波段通信转发器,使用寿命达到8年。只有20%的技术可以继承,其他全部需要创新!这在国外航天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空间技术研究院各个研究室、车间里,“东方红三号”研制工作紧张地开始了。卫星结构重量与整星重量之比是衡量卫星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东方红三号”结构中有24块大小尺寸不一,材料、埋件各异的蜂窝夹层舱段壁板,是整星研制的难点。经多方调研,决定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担其中难度较大的15块复合材料结构板的研制工作,半年完成初样。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全所动员,调动精兵强将,全力奋战保“东三”。当时,所内没有热压罐,就将研制队伍拉到协作单位安营扎寨,昼夜兼程,终于在6个月内完成了初样产品,保证了卫星的进度,也使我国“东方红三号”的结构重量指标跃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就这样经过了8年不懈努力,航天人解决了上百个技术难点,啃下了硬骨头课题11项,完成了卫星七大系统的研制工作、总装和发射前的各项检测和地面试验。如果把各分系统的任务书摞在一起,相当于一堵2米多高的书墙……

1578470116%E6%80%BB%E8%A3%85%E4%B8%AD%E7%9A%84%E4%B8%9C%E6%96%B9%E7%BA%A2%E4%B8%89%E5%8F%B7%E9%80%9A%E4%BF%A1%E5%8D%AB%E6%98%9F.jpg?size=132453

总装中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1994年11月30日,“东方红三号”发射升空,因为卫星推进系统燃料泄漏、推力下降,“东方红三号”未能在预定轨道定点,无法正确传输通信信号,成为了一颗“流星”。“东方红三号”的失败给了国外通信卫星制造商们可乘之机,很快,中国通信卫星市场上就充斥了国外所有主要制造商的通信卫星。

1578470134%E4%B8%9C%E6%96%B9%E7%BA%A2%E4%B8%89%E5%8F%B7%E5%8D%AB%E6%98%9F%E5%9C%A8%E7%9C%9F%E7%A9%BA%E7%BD%90%E4%B8%AD%E4%BD%9C%E7%8E%AF%E5%A2%83%E8%AF%95%E9%AA%8C.jpg?size=301514

东方红三号卫星在真空罐中做环境试验

航天人们心急火燎,特别是“东方红三号”的总设计师孙家栋和同事们,他们擦干眼泪,继续攻关,认真查找原因,总结教训,模拟仿真试验,彻底改进部件,更换不可靠的部件和器件,进行全星热试车考核。两年后,第二颗“东方红三号”出厂了,大家习惯地称它为东方红三号02星。

1997年5月12日夜,黑云与夜色一起笼罩着鸟语花香的天府之国,气氛神秘而紧张。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试验靶场上,准备就绪的东方红三号02星静静地安置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顶端。

指挥大厅里,巨大的显示屏上,电子时钟一秒一秒地跳着数字。大厅里鸦雀无声。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承受不了这令人窒息的气氛,悄悄地掏出揣在口袋里的小药瓶……随着发射指挥员一声令下,操纵手按动了手中的按钮……

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喷出烈焰,带着长长的火舌向太空飞去。不久,遥测站传来消息:“卫星入轨……太阳帆板展开”。最后,指挥室里传来喜讯:“‘东方红三号’发射成功!”

航天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孙家栋几乎昏厥,这个成功来得太不容易了!为了它,大家整整奋斗了10年!一颗“东方红三号”的容量,相当于12颗“东方红二号”,卫星的主服务区覆盖了中国的所有地区,既可以用于公众卫星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还可为用户提供电视会议、电话、传真、数据通信等多种服务。

1578470168%E4%B8%9C%E6%96%B9%E7%BA%A2%E4%B8%89%E5%8F%B7%E5%8D%AB%E6%98%9F%E5%87%86%E7%A1%AE%E5%85%A5%E8%BD%A8.JPG?size=32033

东方红三号卫星入轨示意图

据估算,仅卫星公众通信一项,“东方红三号”卫星每年就为国家节省了数千万美元。通过“东方红三号”,电视每天播出教育节目30小时,每年节省培训费几十亿元,社会效益无法估量。“东方红三号”成功后,被众多国内用户选用,国外通信卫星转发器对华的租用费一下子就降低了。

除了上面这些,东方红三号卫星还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一个高可靠的通信卫星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中国航天人已经研制发射了十多颗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嫦娥一号和二号月球探测卫星等都是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基础上创新研制开发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已经成为中国航天领域一个性能稳定,可以服务多种用途卫星的卫星平台。

15784701892-4%E2%80%941%20%20%E5%AB%A6%E5%A8%A5%E4%B8%80%E5%8F%B7%E5%8D%AB%E6%98%9F.jpg?size=155124

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的嫦娥一号卫星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

2003年初,西方媒体在预告2003年世界航天七件大事时,将中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排在了第二位。那一年,“非典”肆虐,但没有影响到神舟五号的发射准备工作。

1578470213640.webp.jpg?size=79894

神舟五号任务徽章

神舟五号发射前,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简称GNC系统)主任设计师、飞船控制系统飞行测控组副组长陈祖贵观看了神舟五号航天员训练。航天员在飞船升空和返回时会经历巨大的过载,他们需要进行离心机训练,锻炼过载承受能力。陈祖贵观看的便是“过载”训练。

1578470231640.webp%20(1).jpg?size=75657

GNC系统主任设计师飞船控制系统飞行测控组副组长陈祖贵

看见航天员在4g到8g的过载下,也就是承受相当于体重4倍到8倍的重力,脸色由黑红变成了蜡黄,甚至身体出现了机械性变形,陈祖贵不禁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要知道,游乐场里的翻滚过山车加在人身上的最大重力加速度也只有2g。

陈祖贵在心里暗暗发誓,要靠改进自己的设计来减轻航天员的痛苦。训练结束后,他疾步上前,紧紧地握住航天员的手,用带着四川腔的普通话激动地说:“我代表GNC系统研制人员向你们保证,我们不仅要让你们安全地回来,还要让你们舒舒服服地回来!”

为了实践诺言,陈祖贵带领科研人员一门心思扎进了飞船返回轨道的改进设计中。为了减轻过载,他们精心完善飞船再入升力控制方法,使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水平夹角只有1.5°至1.7°。采用这种返回路线后,加在航天员身上的过载不会超过4g。

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神舟五号顺利地返回地面,落地精度误差4.8km。当听说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承受的过载只有3.2g,返回的过程可以用“舒服”来形容时,陈祖贵笑得像个孩子。

1578470253640.webp%20(2).jpg?size=153599

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地面

后来,载人航天工程领导骄傲地向中央汇报:神舟五号飞船“打靶”中了10环!实际上,这比打了10环还要难。

就是在这样的,遇到困难、攻克困难、再遇到困难、再进行攻克中,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地蓬勃发展起来,中国航天三大精神始终支持着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通过上面三段故事,你对中国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否已有所体会了呢?

航天三大精神发展历程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

1986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

以后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传统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1999年9月18日,在建国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了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会上提出并精辟阐述了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2003年11月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指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参考文献/《天魂》

1578469965%E7%A7%91%E6%99%AE%E4%B8%AD%E5%9B%BD.png?size=2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