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农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水平居世界前列,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给食品安全、土地安全和生态安全带来隐患,不利于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农田土壤污染的生态治理,保护土壤环境,鼓励肥药双减,发展现代农业,恢复土壤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水与土壤污染,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应该减量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使土地合理利用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绿色可持续安全健康的土壤生态体系。
一、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现生态环境部)公布数据(2014)
(1)我国土壤污染严重(16.1%);
(2)19.4% 耕地受到污染;
(3)南方土壤污染大于北方;
(4)主要关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数据薄弱;
(5)农产品减产降质、污染超标,危害人身健康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农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水平居世界前列,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给食品安全、土地安全和生态安全带来隐患,不利于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农田土壤污染的生态治理,保护土壤环境,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肥药双减,减少土地污染,制定绿色农业标准体系,鼓励减少使用有机肥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土地治理工作。
二、直面问题新招旧法
作为蔬菜之都的寿光,我们应吸收前车之鉴 ,直面土壤污染秉承着新招旧法的治理理念。
土壤污染与退化,是全国设施蔬菜生产的共同问题。寿光作为大棚蔬菜的发源地,农户长期种植大棚蔬菜,加之早已形成的“一村一品”格局,蔬菜连作障碍普遍存在。土壤污染退化盐碱例如:绿苔、泛碱化、板结等现象明显。对此,寿光政府、合作社、农户等不断推陈出新,缓解土壤问题效果显著,值得各地设施蔬菜种植户学习与借鉴。
首先是秸秆利用,椰糠栽培,清洁环保,节本增效 同一般土壤相比,椰糠基质的通透性和惰性更好,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土壤中的污染成分,具有可自然降解、重复利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对水分的保持度是普通土壤的3倍,对肥料、水溶肥的利用率可达90%。
三、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总量控制
在进行化肥减量增效上,“三减”措施:一是调节优化结构农药减量。调减不同纬度农药化肥用量。同时,优化肥料氮磷钾比例,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肥料;二是精准肥药减量。推进肥药融合,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肥药流失造成水体土壤污染;三是生物有机肥替代。推进秸秆回收利用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种植绿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肥药。
农药减量全力实现“三个覆盖”、“两个确保”发展可持续农业,实现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全覆盖减少土地和水体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肥药双减使化肥用量较行动实施前减少40%以上;确保农产品品质提升到位,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使农产品更加符合绿色。肥药双减发展现代农业,恢复土壤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水与土壤污染,使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