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寿光蔬菜品牌发展路径浅析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
推行蔬菜肥药减施控害,探索产出产品安全的现代设施蔬菜产业之路
收藏

1  寿光蔬菜品牌现状

1.1 品牌建设的成效

       寿光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全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认证“三品”农产品320个。培育了桂河芹菜、独根红韭菜、水果黄瓜、樱桃西红柿等单体品牌,涌现出“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20多个,寿光的园区蔬菜80%以上以品牌形式进入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

2019年9月,“寿光蔬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获得注册。2019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潍坊配送分中心落户寿光,目前38家、共计2.9万亩基地通过认证。2020年4月,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建设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1.2 品牌建设的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品牌统一规划欠缺、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强化、品牌宣传推广不足、高端蔬菜品牌少、品牌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寿光蔬菜品牌战略的加快推进。

2   寿光蔬菜品牌化发展的措施

2.1 政府推动

      “十四五”期间,围绕“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的模式,推进农业组织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提升寿光蔬菜整体品牌和单体品牌影响力。依托寿光市蔬菜合作社联合会,引导全市合作社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认证、统一名称、统一监管代码模式。

2.2 部门协同

      在全市“一盘棋”的统筹安排下,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职责搞好源头把控、强化生产监管、规范生产流程、保障蔬菜质量,从种到收的全环节:种苗提供、土壤检测、肥料农药记录使用、蔬菜产品的检测等,从单纯追求蔬菜产量增长转到追求蔬菜品质优化上来,全力构筑蔬菜生产、品牌塑造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蔬菜迈入高端市场。

2.3 企业带头

      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蔬菜全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打造一批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园区,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扶持资金、土地指标、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逐步培育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产品品牌。延伸蔬菜加工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加工层次,重点发展鲜切菜、脱水菜、速冻菜等产品,提升蔬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潍坊配送分中心等载体优势,建设品牌推广平台。

2.4 高端策划

       为扩大寿光蔬菜产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包装力度,打造地域优良品牌,继续加强同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等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在品牌策划推广方面加快形成一整套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全面打造寿光蔬菜高端品牌,提升寿光蔬菜影响力。

2.5 加强宣传

       通过电视、电台、报纸、路牌等传统媒介和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寿光蔬菜品牌,加大地标产品、绿色食品和蔬菜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打“文化牌”、“科技牌”、“健康牌”、“绿色牌”、“放心牌”等,以质量和信誉塑造良好的蔬菜品牌形象,扩大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

2.6 创新模式

      今年以来,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寿光蔬菜小镇探索推行“龙头企业+蔬菜合作社联合会+蔬菜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的蔬菜产业联合体模式,大力实施“六统一”的蔬菜标准化种植管理,培育寿光高端蔬菜代表品牌。通过联合体模式的实施,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借助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真正实现寿光蔬菜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产业联合体,发挥合作优势,打造寿光蔬菜走向高端市场的“金字招牌”,实现创建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2.7 标准输出

       依托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加快寿光蔬菜全产业链标准的研制和输出,并逐步探索区域化标准示范推广的新路径,持续推动“寿光经验”“寿光标准”上升为“全国标准”,进一步放大高端寿光蔬菜的品牌效应。

2.8 机制保障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广辟资金渠道,增加有效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寿光蔬菜培育基金、风险基金和奖励基金等,以提高品牌建设力度和效应;建立创新机制。在增强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加大种子研发投入,完善自主育种研发体系建设,改进技术,开展产学研联合,运用科研单位的科技力量进行产品开发,提高品牌竞争力;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强化金融、用地等要素支持,形成促进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