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口罩一夜之间成了抢手货,想买个口罩真是难上加难。
但你可能想不到,这个看似简单的物品,其实已经走过了至少700多年的历史。
最早起到卫生作用的口罩,据记载,可能要追溯到我国元朝时期。
马可·波罗
当时的元朝人认为呼出的气息可能会污染食物,导致皇上生病,所以要用绢布遮挡。不得不说,这样的防范意识可以说是很超前了。
类似这种的面纱
但这种口罩届的练习生也只在宫廷中使用,毕竟造价太贵,据《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绢布是用蚕丝和金丝制成,寻常百姓还是用不起的。
如果说绢布是东方面部防护的起源,那鸟嘴面具应该就是西方用于卫生防护的口罩开端。
这帮瘟疫医生的标配就是一件黑色大衣,一个鸟嘴面具,一顶帽子以及一根长手帐。说实话,这身装扮看着不像医生,更像死神的化身…
黑死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当时的医生们认为病毒是通过恶臭的空气传播,所以阻挡臭味就是阻挡病毒的关键。
但其实这种面具能够起到的防护作用十分有限,毕竟病毒不是真的由臭味传播,而且当时为了方便透气还会在鸟嘴上戳上几个孔…
而不论是元朝纱巾,还是鸟嘴面具,虽然都是古代人们有了防护意识制作的口罩,但并没有真正起到阻隔细菌的作用。
巴氏灭菌的发明者,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在1861年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存在生物细菌。
巴斯德做实验
直到1897年,德国一名外科医生Jan Mikulicz-Radecki终于发现了飞沫也能传播细菌的事实,开始推广一种可以遮住口鼻的纱布消毒面罩。
Jan Mikulicz-Radecki
这种口罩也被称为米库里兹氏口罩,是现代有记载的第一款医用口罩。
1899年,一名英国的外科医生开始了DIY,在纱布内装上了细铁丝,让纱布和口鼻之间留有空隙,克服了呼吸不畅的弱点。
他先是将6层纱布的口罩缝在手术服上,想用的时候翻上来罩住口鼻,不想用就放在衣领处。
保罗·伯蒂
后来他就在这个基础上,想出了缝两根带子系在耳朵上,基本上现代口罩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口罩几经波折算是发明出来了,但也仅限于医护人员使用。而真正让口罩普及起来,还是需要一些大事件。
比如中国口罩的普及,就是从1910年的东北鼠疫开始。
伍连德当时动用了人力物力大量生产这种口罩供应给市民,并且很快被市民接受。
伍氏口罩
为了对抗这次疫情,人们被强制要求戴口罩,至此开始口罩全民化。
口罩又一次挺身而出,被扩展到防尘防霾领域。
就这样,现代口罩在经历了几次历史大事件的爆发,不断地被创新和革新中诞生了。
甚至在这次疫情爆发之后,网友们纷纷给自己的社交媒体头像都戴上口罩,图个安心…
长按识别扫描二维码,
关注「狂丸科学」满足你对世界的好奇心